11月15日,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组织盟员赴苏州市吴江区开弦弓村(江村)开展调研考察活动。此次活动以“追寻先贤足迹,感悟家国情怀”为主题,旨在重温民盟先贤费孝通先生深入乡土、扎根实践的学术精神,弘扬其“脚踏实地、胸怀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的崇高理想,传承“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本次活动由民盟上海交大九支部发起并组织,民盟二支部、三支部、五支部等多个支部盟员共同参与。

盟员们在费老铜像前合影
费孝通先生一生热情于乡土中国,从实求知,志在富民。他以脚步为笔墨,以土地为纸张,以调研为方法,通过江村调查去探索适合中国特点的发展道路,把课题研究报告写在祖国大地上。江村是他两次学术生涯的起点,他与江村的故事充满传奇,又闪耀着智慧光芒。他的调研思想、实践及成果影响了中国一代又一代学者。江村调查经验对于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今天,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盟员们依次参观了费孝通江村纪念馆、江村历史文化陈列馆、费达生江村陈列馆,通过认真观察和学习先生当年开展调查时所用的工具、手稿资料以及珍贵照片,对“从实求知,志在富民”的学术信仰有了深刻的体会。随后,盟员们来到孝通广场,怀着崇敬之情瞻仰先生的铜像,追忆他的光辉历程。


盟员们在费孝通江村纪念馆参观学习
在实地走访开弦弓村过程中,盟员们详细了解费孝通与该村的历史渊源、辉煌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就开弦弓村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调研。

盟员们实地走访、调研开弦弓村
活动尾声,盟员们赴同里古镇考察。同里古镇有着几十年的保护历程,以活态遗产保护传承为宗旨,不断探索古镇保护和创新融合的新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起,古镇已累计完成20余条街巷、15座古桥,坚持 “修旧如旧”,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盟员们着重考察参观了同里古镇中的退思园、丽则女学等文物保护单位,古镇在对这些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合理利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维护风貌多样性,完整诠释同里发展脉络。
实物传承、历史有痕、文化有根。通过本次“追寻先贤足迹,感悟家国情怀”的主题实践调研活动,盟员们纷纷表示要以费孝通为榜样,将“文化自觉”的理念融入自身工作,坚持“到实地去”的调查方法,扎根社会实践,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也为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更大的力量。坚持传承文脉,为中华文化代言,助力精神血脉延续,文明薪火相传。
撰稿人:孙悦、李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