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典范,共议发展良策——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赴安吉学习考察

时间:2025-09-08 浏览量:181

2025年9月4日,时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在主委齐飞、副主委丁显廷和周军带领下,赴浙江安吉开展考察调研活动。考察团由盟员杜春宇担任顾问,先后走访大竹园村、余村,深入学习“千万工程”“两山”理论,与村领导、村民交流乡村振兴项目的现代设计、运营理念及实践经验,汲取先进经验,为参政议政提供鲜活素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微信图片_20250906154738_65_9

图1:民盟上海交大考察团赴安吉考察学习

“两山”理论实践转化成果,探寻乡村多元发展新路径

4日下午,考察团来到大竹园村,深入了解大竹园村创新探索“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化的路径。大竹园村通过村企共建模式成立专业运营公司,重点打造“乡旅梦工厂”文旅品牌;同步配套建设小村客厅、乡村文化记忆馆、乡愁体验工坊、向日葵亲子乐园等特色空间,形成集农事采摘、文化研学、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多元业态矩阵,成功实现从传统毛竹产业单一结构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转型升级,绘就了“村融于景、景村共生”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图2:民盟上海交大委员会在大竹园村考察学习

端正思想常态化、凝聚智慧献良策

4日晚,民盟上海交大委员会召开了参政议政与社情民意扩大会议,由秘书长申丽萍主持。

微信图片_20250906152556_56_9

图3: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参政议政与社情民意扩大会议

齐飞对进一步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提出要求。他明确指出,开展“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必要之举,也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凝心聚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途径。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对于坚持、发展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作风建设崭新成效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实现新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齐飞要求全体盟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持续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历史资政育人的积极作用,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巩固并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4:齐飞在“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上讲话

周军详细介绍了2025年上半年各支部在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工作进展,着重阐述了各支部的换届情况,并对各支部未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体盟员需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要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同时要持续深化社会服务,彰显民盟的良好形象。丁显廷和七支部主委谷晓坤分享了自身参政议政的宝贵经验,为参会人员带来了深刻启发。

图5:副主委周军、丁显廷及七支部主委谷晓坤在会议上发言

各支部代表纷纷表示,通过大竹园村走访以及“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他们受益匪浅,将在日常工作中培养良好作风,脚踏实地开展工作,树立交大盟员值得信赖、敢为人先的良好形象。

见证“两山”理念实践伟力

5日上午,考察团踏入安吉余村,循着总书记曾走过的路径深入村落。

微信图片_20250906154317_59_9

图6:民盟上海交大考察团参观余村“千万工程”展示馆

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余村公园、余村印象青年图书馆、未来乡村展示馆、余村乡音小酒馆、浙江“千万工程”余村展示馆以及余村电影院,认真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余村的珍贵视频资料,听取了相关介绍,深入了解了余村十多年来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实践,创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华丽转身的历程。

01f58bccb256ccd69501ce8961a3076c

图7:民盟上海交大考察团参观余村印象青年图书馆

此次参观考察让盟员们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价值所在,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唯有亲身体验,方能深刻领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安吉余村的生动实践。余村依托生态修复与休闲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将绿水青山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村民收入大幅提升,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不仅体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也展示了理论学习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及如何知行合一,服务中国。

文稿:孙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