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千名沪港两地的青年人聚首一堂,参加在闵行校区霍英东体育馆举行的“沪港同心 龙舞青春”青少年分享荟。本活动是由沪港社团总会、沪港青年会、上海香港联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暨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七周年 百万青年看祖国 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交流计划”六日上海交流团的完美总结和珍贵回顾。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王珏,全国人大代表、沪港社团总会主席姚祖辉,上海交通大学校董郑建好,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汪后继,沪港社团总会、沪港青年会、市港澳办,市政协、市青联、香港驻沪经贸办、香港办学团体以及各区海外联谊会等沪港各界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学生代表将“龙鳞”挂在“龙”躯上。这条“龙”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每块“龙鳞”均由沪港两地学生共同绘制,象征上海和香港不朽的同心结系。

 

 

在青年分享环节,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刚通过视频向现场的沪港青年朋友表示热烈欢迎。沪港同心青少年考察交流计划总团长麦德铨致辞。前亚运会中国国家队主教练、EDG电竞俱乐部总经理兼总教练阿布、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邮轮项目部大型邮轮建造管理团队成员周英慧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故事。

 

 

 

沪港学生代表、在沪香港青年代表发言,沪港学生互赠纪念品。

 

 

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顾锋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向远道而来的嘉宾和沪港青年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简要介绍了学校和香港之间开展的合作交流情况。他表示,青年工作一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中之重,希望通过这个平台,香港青年朋友们能深入了解上海,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今后为沪港两地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主办方及总团代表致辞总召集人姚祖辉致答谢辞。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上海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王珏发表讲话。她回顾了本次为期六天的考察交流活动,强调了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与希望的重要性,介绍了沪港两地在促进青少年广泛交往、增进了解与认同方面的品牌和活动。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香港学生来沪学习、就业与创业,共同推动沪港合作与发展,并呼吁香港青年厚植家国情怀,为香港繁荣稳定和国家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沪港同心”品牌发布仪式上,名誉团长郑建好寄语沪港青年充分体验沪港两地文化,展现沪港青少年的朝气,传播拥有沪港精神的故事,自觉担负起助力两地交流的使命,为东方明珠和东方之珠双珠合璧、熠熠生辉多做贡献。

 

 

 

交大设计学院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一系列“沪港同心”专利美术商标,设计学院副教授刘钊介绍了商标的设计理念。

 

 

“沪港同心姊妹学校平台”正式启动,象征着沪港两地教育界交流的崭新里程碑。

 

 

活动主办方代表向各单位代表赠送答谢纪念品。

 

 

 

 

王珏、姚祖辉、郑建好、顾锋等人共同按下启动按钮,点亮会场中的“龙”。

 

 

 

在活动的尾声,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武超作上海交通大学校情介绍,邀请香港青年学子了解交大、报考交大。

 

 

会后,香港各团参观了文博楼校史馆,并在校园内游览。

 

 

 

 

据悉,沪港同心Logo的左边部分由“SHANGHAI”的字母排列组成,形成了上海标志性的建筑——东方明珠塔。东方明珠塔象征着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代表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与繁荣发展。

右边部分由“HONG KONG”的字母排列组成,构成了香港著名的中银大厦。中银大厦作为香港的地标建筑之一,象征着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和多元文化交融的特质。

在东方明珠塔和中银大厦之间,是一座简洁但富有意义的桥梁。这座桥梁不仅象征着地理上的连接,更寓意着两地青少年之间的友谊和互动。桥梁的设计简单明了,强调了沟通和合作的重要性。

Logo采用了明亮而丰富的颜色,象征着活力、希望和多样性。字体设计上选择了现代感强的字体,并且暗藏了城市建筑的小设计元素,使整体效果简洁而有力。

该logo通过东方明珠塔和中银大厦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直观地展现了上海和香港两地的标志性特征。中间的桥梁设计则强化了“同心”的概念,寓意着两地青少年在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紧密联系与共同成长。整体设计不仅具有视觉冲击力,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充分体现了“沪港同心”的主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