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ICOMOS)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是该领域中唯一的全球非政府国际组织,旨在推动建筑与考古遗址的保护工作中相关理论、方法和科技应用的发展。同时,该理事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家组织,包含建筑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以及工程师和城乡规划师等,其致力于不断提高建筑、历史城市、文化景观以及考古遗址等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保护标准与技术方法等。
木质科学委员会(ICOMOS - International Wood Committee,IIWC)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专门科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ittees)之一,其旨在促进建筑和结构中的木材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并为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该领域的计划发展提供建议,同时协调、研究和传播木结构建筑及桥梁等专业知识。
刘杰教授现任设计学院建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筑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建筑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木材及复合材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木竹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其研究领域均与木结构建筑(包括桥梁)以及木材制品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近三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主要从事东西方古代木构建筑技术史、中国传统与现代木结构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国古代木构桥梁的发展与演变研究、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国内外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研究与编制以及现代木结构建筑策划咨询等。
他是“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Traditional Design and Practices for Building Chinese wood Arch Bridges)”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闽浙木拱廊桥”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主要学术顾问和重要推手。他出版的关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著作包括:《江南木构》(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分别以中文和英文版发行)《泰顺廊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木拱廊桥建筑艺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中国廊桥》(总撰稿,人民交通出版社,2020),China’s Covered Bridges(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JiaoDa Art Publishing)等。
他作为全面系统研究中国廊桥的倡导者,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者之一。他从2005年起创建了中国廊桥学会(筹)以及创办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廊桥研究论坛——“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该系列学术会议迄今已在浙江、福建和重庆等地成功举办了七届,业已成为木构桥梁学术界富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系列会议。与此同时,他与浙江宁波保国寺博物馆合作,连续主办两届木构建筑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会议,吸引数十名国际木构建筑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与会讨论磋商。多次主持对闽浙两省多县市的乡土建筑及其文化的多学科交叉的调查研究,主持出版了中华书局“乡土中国”书系,至今已经连续出版了5部,该书系已成为浙闽两省地域建筑文化的“代表作”;依托科学出版社和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木建筑》第1、2辑。
素材来源: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
审核:孙昊德
编辑: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