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7日,为庆祝建校125周年,由党委统战部和党委教师工作部主办,民革交大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六期同心沙龙《南洋筑韵:上海交通大学历史建筑品读》在五餐三楼多功能厅举行,主讲人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教授,本次同心沙龙由民革上海交通大学主委李淑慧主持。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卫刚出席活动并致辞。

 

 

曹教授从办学背景、文物本体介绍、意义价值三方面对我校历史建筑做了详细的解读。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创办了南洋公学,他力邀约翰福开森任南洋公学监院,负责校舍基建和课程安排。几经考察,最终选址徐家汇,当时校区面积仅有120亩。此后一百多年间,校区面积扩展到350亩,是中国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保留发源地与办学地不变的高校。

 

 

其次,曹教授从校园独特的方院式布局讲起,逐一介绍了每一幢建筑文物的独到之处。讲座中他也从1899年竣工的中院入手,按照建筑竣工的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15幢建筑文物。从起初文艺复兴风格的中院和老上院,到康白渡风格的新中院和巴洛克风格的老图书馆,再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工程馆和学院派风格的体育馆和总办公厅。建国初期,国家逐步恢复和发展教育,校园原有教学楼已无法满足新时期的需求,于是新建楼、新上院等优秀建筑陆续竣工投入使用。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但校园的整体风貌却得以维持。

最后,曹教授总结了交大建筑的几大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等。校园内风格各异的建筑并存,一定程度展现了上海地区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变化历程,见证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变革,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校园发展历程的印证;交大建筑集合了邬达克、庄俊、范文照等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思想,既体现了早期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也反映了现代主义风格和社会主义风格对当代建筑的影响。此外,曹教授还对徐汇校区体育馆修缮方案做了整体介绍。

通过本次讲座,与会者感言对交大校区的整体理事空间有了深入的了解,看到交大在中国百年高等教育史上的辉煌风采,也能感受到交大之所以成为交大的精神与魅力所在。交大的老建筑承载着交大过去的荣光,激励交大师生“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追求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