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其中每一项都与科技工作密切相关,可以说科技工作不仅关系着一个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水平,而且更加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

  ■ 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改进和完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实现以考核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考核质量、水平、能力为主转变。

  ■ 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是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形成一批科技制高点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其中每一项都与科技工作密切相关,可以说科技工作不仅关系着一个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水平,而且更加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目前,我校在国内外所拥有地位和发展的态势,是与我校拥有的较为雄厚的科技实力和较为丰硕的科技成果以及利用自身科技优势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当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视教育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更加重视人力资源这一战略资本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高校将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工作也将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上海交大的科研工作,经历了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整体科研实力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但是深入分析我校在科研的质量、科研项目的结构、研究的前瞻性、科研队伍的构成、平台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文化等诸多方面现状,可以发现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面向自由探索的创新学术氛围尚未形成,有利于汇聚人才团队、承接重大项目、培育重要创新基地的政策还有待于进一步梳理,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思考。

  探索构建具有交大特色的科技创新体

  积极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整合校内外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构建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重点“一体两翼”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攻关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现代科技交叉集成领域,建设一批以问题为导向的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的创新平台或研究中心,鼓励支持教授开展基于个人兴趣的自由探索,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

  面向国家重大专项、重大科学计划、国防科技现代化、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计划等,依托交大强大的理工科、生命医学和管理学科等优势,建设一批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平台或创新基地,有组织地承接国家重大项目,着力提升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团攻关能力。

  面向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端实质性战略联盟,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缝对接,在实践过程中,共同发现问题、联手解决问题,着力提升引领产业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逐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体制机制

  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激发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活力和创新潜力的关键,着力打造若干科技高峰,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坚持团队、基地、项目、成果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推进重点学科与重点人才、重点团队、重点平台基地、重大项目的融合,实现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的互动发展,提高学科建设的实效。

  建立科研人员在学院、研究院、科技平台三者之间交叉任职的工作机制,明确交叉任职人员的聘任、职务晋升、考核评价及成果归属等的责权利关系。

  完善重点建设经费的投入机制,面向一流目标集中配置资源,通过滚动投入、配套投入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坚持分类指导、分类建设,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平台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分类考评,创新考评办法,着力在人才流动、资源共享、交叉集成等方面取得突破。

  深化科研管理职能与管理体系改革

  完善大科研管理体系,积极构建科研院和院系(研究院)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进科研组织形式从分散型管理向综合型管理转变,实现从“服务”型向“策划-组织-服务”型管理模式转变,强化科技发展政策研究,建设专业的信息收集与分析队伍,加强策划能力和前瞻性的研究能力。

  强化科研纵横协作机制,充分整合现有学科和科研力量,构建“学院-研究院”有机结合的新模式,促进不同学术组织之间的合作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院(系)、研究院的创新潜能。学院科研体系负责教学、学科建设和基础、前沿研究,建设和发展国际一流师资队伍、一流基础前沿学科研究方向和一流人才培养的历史使命。研究院主要负责应用研究和研究生培养,负有建设具有国内竞争优势科研团队、对接国家战略工程需求和重大产业技术促进、培养一流高端工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

  理顺科研院内部管理体制,在发挥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扩充“重大专项办公室”,构建对接国家重大专项的“校领导-秘书处-工作组”专门工作机制,完善重大项目的形成机制;扩充“国际合作办公室”,构建国际科研合作的工作系统和机制;依托“技装院”构建完整的国防科研系统,建立健全包括科研资质、许可证和质量管理系统在内的国防科研工作机制;整合与技术转移相关的部门和机构(如专利事务所、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建立完整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系统。

  改进学术考评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

  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改进和完善学术考核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政策,实现以考核数量、规模为主向以考核质量、水平、能力为主转变。

  建立健全分类型、差别化的考核体系,根据在创一流进程中的侧重点的不同,通过不同类型机构价值导向的不同,实现不同的考核办法。对院系实行综合指标考核,根据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内在要求,继续推进基础学科的国际评估和工程等学科的综合评估;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实行目标考核为主,同时注重公共支撑类平台的服务功能和“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考核;对研究院等实体性平台实行目标考核,增加“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进行服务数量和质量考核。

  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建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设立针对奇思妙想、问题导向的理工、医工交叉研究基金,设立针对平台、基地和研发机构的培育基金,设立专门的青年人才培养基金等,支持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创新机构和创新人才尽快走上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完善专职科研队伍政策,重点向国家级创新基地和前沿性、交叉性的创新平台倾斜。改进科研奖励政策,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大奖、国际重要奖项、国家级基地建设、高影响因子和高引用率论文等反映质量和水平的指标倾斜。

  科学研究是研究型大学活力的基础和源泉,是衡量大学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标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大学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是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形成一批科技制高点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和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

  学者小传

  刘燕刚,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产研院常务副院长,博士,教授。2005年12月加入致公党,兼任中国致公党第六届上海市委常委、第四届徐汇区委主委,第十三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第十三届徐汇区政协副主席。

  1995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化工系主任助理、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精细化工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其间:1999年11月至2000年11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学工程系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11月至2010年4月,作为常务副院长主持药学院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07年本科教学评估、08年中药三级实验室评估、09年国际评估和“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申报等重要工作,使药学院在这些工作中表现突出,2008年教育部学科评估药学学科名列第7名,2010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可跃进ESI前1%行列,进入国内药学院的领先行列。2008年12月至2012年3月,筹建并主持地方合作办公室工作,创建并推动了一种与地方政府合作的新型模式。2009年9月至今,筹建并主持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作,为进一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对接区域创新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2010年4月至今,主持科研院日常工作并专注于高校科技管理。

  主译专著1本,参加编写教材2本,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 获中国专利授权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