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一开始就一味地好高骛远,而不是循序渐进并一直地脚踏实地,那我想我的人生之路不可能走得如此坚定和充实。

  ■ 相比于兴趣,责任更应该是做事的起点。

  ■ 做不好科研很多时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耐力的问题。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尤其是我们的青年朋友们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人生经历和科研体会,谈一谈理想与现实,聊一聊兴趣与责任,说一说能力与坚持。

  小木匠和大教授——理想与现实

  大家都知道美丽的人生需要理想的指引,一个人有了理想才能知道自己想去哪里,想要什么,想干什么。对于我们交大的年轻人,相信大部分人心中都拥有远大的理想,并时不时地为理想的正能量激动一下。但是更多的时候大家品味到的却是理想的遥不可及或无路可循:有时是脚下有路却不能确定目标是否就在前方的彷徨和迷茫,正所谓前路漫漫今何在;有时是看到目标在前却此路不通的焦躁和无奈,正所谓将登太行雪满山。此时,有人会蛮干,有人会乱闯,有人会懈怠,更有人会怀疑甚至放弃自己的理想。

  原因何在?

  曾记得在我的初中年代,当时家中长者也常问我有什么理想,以后想干什么。我的回答总是很坚定:初中毕业当个木匠。因为在当时当地,以自己的家庭背景能成个木匠已经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有钱挣而且受人尊重,更重要的是木匠大部分时间是在屋内干活,而不必受外面风吹日晒之苦。未曾想,正是这个颇具现实意义的渺小理想却激励我努力学习,尤其是当木匠必须要懂得的数学。努力的成果就是我在乡里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六名的成绩。这让我对自己信心大增,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理想,我要考高中,这在我所在的村里当时可是一件比现在考大学都要难的事情。在这个理想的激励下,再加上信心和努力,我的成绩突飞猛进,连续两次全县统考都获得了第一名,并最终顺利进入了重点高中。进入高中后,我的理想更大了,我想考个大专,脱离农村户口。为了这个并不算大的理想我更加认真地学习,最后居然成为当时全校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而且是在高二的时候。进了大学,到了大城市,我年轻的心又开始澎湃,我又有了更高的理想。大学四年我依然不懈地努力学习,最后我又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并最终留校任教。此后几年,虽然一直想着出国留学,但是因为现实原因而一直未能如愿。上世纪90年代初新的国家留学生政策出台后,我又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并最终去了日本大阪大学。在日本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增强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了解了国内外化学和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也体会到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些让我从内心里想将在国外所学的关于理论研究和产业转化方面的知识带回来,为国内的大学教育以及化学和医药事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目前,我正在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着。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我应该属于常立志的典型。随着现实环境的不断改变、个人能力的不断增强和视野的不断扩大,我人生每个阶段的理想也随之不断升级,并最终从一个只想做小木匠的男孩一路走到现在成长为一名想为社会做更大贡献的大学教授。如果我一开始就一味地好高骛远,而不是循序渐进并一直地脚踏实地,那我想我的人生之路不可能走得如坚定和充实。

  所以,我们的一些年轻朋友之所以迷茫和焦躁,最大的原因就是过早地给自己定下了远远超出现实的理想,最后却发现以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实现,甚至以现在的眼界连怎么实现都不知道。其实,大理想只能指明大方向,理想的实现很少有捷径,也往往无路可循,是需要经过曲折的道路一段一段来达到的。正如一条大河,经过九曲十八弯之后才能最终入海。只有坚实地走好现阶段,才能更加清楚自己下一阶段想去哪里,该去哪里,能去哪里,从而能走向自己人生的至高点。所以,我倒觉得现今心存高远志向的年轻人不妨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都能定下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理想”,并脚踏实地地努力去实现这些“小理想”,这样你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加坚定,更加顺畅。

  独乐乐与众乐乐——兴趣与责任

  除了理想,兴趣也是美丽人生必不可少的。兴趣就是兴致和乐趣,只有对学业和事业有兴趣,才会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才能学得出色干得突出。有了现实的理想,兴趣可以通过不断体验做好一件又一件事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慢慢积累起来,然后兴趣又能激发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做事情的效率和成功的概率。而这又将使你获得更多更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增加自己的兴趣。但是兴趣只能告诉我们自己喜欢做什么,而不会告诉我们该干什么。而这两者之间又往往会发生矛盾。可能是:喜欢干的不该干。比如不少年轻人进了大学之后慢慢迷恋上了打游戏,自然放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大打折扣了,如果一直无法调整那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学业和事业受挫。还可能是:该干的不喜欢干。比如很多硕士生对本学科没有太大兴趣,自然一开始他/她会感到学习过程非常辛苦。如果一直无法改善,最终可能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到做科研的乐趣,当然也不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原因何在?

  想想我从内地走到上海,又从上海走出国门,并最终走到现在。我觉得很庆幸的一点是我一直在做该做的事情,而且很快就对在做的事情产生兴趣,不管是学习还是研究。求学之初,我只需要对自己负责任,为了当木匠我一直对数学很重视,也学得不错,对数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一直延续到我考大学,我也一心想学数学。但是结果却是我进了化学系。可惜我们那时候没有换专业的机会,否则我可能也像现在一些年轻人一样换到自己更喜欢的数学专业去了。为了对自己也对辛苦送我出来读大学的家人负责任,我开始在化学上花更多的时间,随着我的化学知识不断增加,慢慢地对化学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后来就顺利地上了研究生,并最终留校当了一位化学老师。工作之初,我需要对课题组负责任。为了促进课题组的发展,我主动到工厂进行调研交流,询问他们的需求,向他们要课题然后潜心研发。随着我的科研体会越来越深入,我慢慢地对科研也越来越感兴趣了,后来成功地完成了好几个项目,其中“糠醛高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糠醇技术”以及“复合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技术”获得了工业化应用。回国之后,尤其是到了现在,我越来越感到要对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负责任。为了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我在选择课题方向时有意地往具有较大社会需求的理论研究和产品开发方面考虑。随着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经验越来越丰富,慢慢地我的主要研究兴趣也就转到了这个方面。这些年在不对称催化理论以及一系列大品种药物如抗疟药、抗生素和抗肿瘤药等的高效工业化合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回顾我所走过的路,随着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角色的转变,我的责任不断变化,我的兴趣从最初为“独乐乐”而学的数学转到了为“众乐乐”而研发的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方法。如果我一开始就被兴趣牵着鼻子走,而不是在责任中培养起兴趣,那我想我的事业之路也不可能走得这么坚定和充实。

  所以,我们的一些年轻朋友之所以玩物丧志,无心正业,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兴趣和责任很好地结合起来,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最后发现自己的人生事业之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其实,相比于兴趣,责任更应该是做事的起点。在责任的引导下,做应该做的事情,随着对手上工作的理解加深,能力提高,慢慢地你会喜欢所干的事情,最后你的付出自然会得到回报。

  跑得快与跑得远——能力与坚持

  理想指引方向;兴趣促成行动;而最后需要能力为你达成目标。能力是实现理想的保证,没有能力,你哪里都去不了。我们交大的年轻人应该说绝大部分能力都很强,但是有时候即便是一个简单的研究课题,还是会陷入屡战屡败的困境。这时候有人会怀疑课题的可行性,有人会否定自己的能力,有人甚至会失去继续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原因何在?

  记得我刚去日本读博士的时候,当时我的研究方向是课题组新开的,组里从来没人接触过,导师也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对我是个巨大的考验。虽然我当时已经具有多年的科研经验,但是对于这个全新的领域,我知之甚少,一开始我根本无从下手。于是我每天坚持阅读该领域的文献和相关资料,并不断地提出科研方案进而去验证它。但是起初的一年时间我几乎颗粒无收,而且经常被导师批评。这让此前学习工作一直备受肯定的我一度颇感压力,但是我始终相信自己的能力,我还是不断地看文献,提方案,做实验,调整方案,再做实验……。此后,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在这个领域发表了多篇创新性较强的研究论文,最后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并应邀留在大阪大学任教。我也是大阪大学应用化学系自建系以来聘请的首位外国人教师。

  现在再让我回想当时那三年的煎熬,我觉得是一种人生的财富。不单单是因为这三年的学习把我带进了现在的科研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三年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人生和科研道路上“长跑”。我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那三年的坚持,我现在是否能成为大学教授;我也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七年来的坚持,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这个项目能否获得成功。

  所以,做不好科研很多时候并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耐力的问题。做科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研对象往往是一些未知领域的事物,所以会有很多无法预期的问题和困难出现。科研方法往往没有现成可用的,所以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费力探索。所以科研往往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失败自然是家常便饭。这时候如果能坚持下去,坚持收集充分信息,坚持分析每个问题,坚持寻找正确的解决之道,最终必然能获得成功。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最后以这9个字作为结尾,期望我们的年轻一代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以责任选事业,然后在不断失败和成功的磨练中培养兴趣和能力,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坚定,让自己的事业舞台越干越开阔。

  学者小传

  张万斌,上海交大侨联副主席、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机合成和不对称催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包括《美国化学会志(JACS)》和《德国应用化学(ACIE)》等国际化学顶级期刊在内的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国际化学权威期刊Synfact作为亮点进行了专题介绍,并获得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 2013。应邀参与了Wiley-VCH等出版社三本英文专著的编写。近年来有多项成果获得工业化应用,“青蒿素的高效人工合成”成果入选“201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1988年硕士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1988-1993年在华东理工大学任助理研究员,1997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1997-2001年在大阪大学任助理教授,2001-2003年在日本三菱化学横滨综合研究所任主任研究员,2003被聘为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并工作至今。

  多年来始终站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第一线,2005年以来一直是“有机化学”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人。曾获得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一等奖,2008-2009年上海交通大学师德标兵,2012年上海市育才奖以及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