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阳思想是我们祖先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而创立的独特思想,并对后人的思维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阴阳思想在西汉时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不仅奠定了后期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保健的行为习惯。

  ■ 中医药学的阴阳思想主要概括如下:“阴平阳秘”是人体生理的最佳状态; “阴阳失和”是致病根源;“调整阴阳”是治疗原则;“调和阴阳”是养生之道。

  ■ 如何运用阴阳思维认识人体物质结构、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而不是盲目崇拜或否定。

  ■ 阴阳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将会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科学研究亦将进一步丰富阴阳思想。

 

 

  阴阳思想是我们祖先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而创立的独特思想,并对后人的思维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阴阳思想在西汉时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不仅奠定了后期中医药学的发展方向,而且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保健的行为习惯。

  清代以前,几乎没有人对阴阳思想提出疑议,但在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西方医药学的引进,俞樾1879年发表《废医论》开始对中医药学发出了质疑和批判的声音,特别在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4次关于废止中医药的风波。第一次是发生在1912年的北洋政府“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第二次是1929年国民党政府召开的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通过余岩(余云岫)提出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第三次是1950年余岩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草案》,并获得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王斌等支持,后者将中医归为“封建医”;而最近的一次发生在2005-2006年,以方舟子、张功耀等人言论引发的争议。

  回顾以往的各种争议,以阴阳五行思想为核心的《黄帝内经》备受攻击。早在1917年,余云岫在留学日本时著《灵素商兑》,批判和否定了中医,认为中医是一门“不科学的玄学”, 并提出“不歼《内经》(注:指《黄帝内经》),无以绝其祸根”的激烈言辞。

  “阴阳思想”内容究竟是什么?

  中医药学与“阴阳思想”如何相关?

  “阴阳思维”在现代科学领域是否有意义?

  要想客观分析上述问题,必须首先了解阴阳思想的历史和现状。笔者试从阴阳思想的源流、基本内容、中医药学中的阴阳思想和现代科学中的阴阳思想等角度提供参考素材。

  阴阳思想的源流

  阴阳思想由何人何时最先提出已难进行确切考证,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甲骨文中已出现写法不同的“阳”字和“阴”字;金文中更有阴阳连用的情况,如 “其阴其阳,以征以行”等。但其萌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伏羲时代,这一时期诞生的伏羲八卦虽然失传,但其图象构成的基本元素与周易一致,均为阴爻和阳爻(见图1)。关于这两个基本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有众多猜测性解释,如与生殖器、太阳和月亮、运动变化等事物相关,春秋时期的文献《易传》明确将其与阴阳相结合而论,从而将阴阳思想的起源向远古延伸。

  从古代文献看,阴阳的起源与太阳密切相关,如《毂梁传·僖公廿八年》有“水北为阳,山南为阳”之说;《说文解字》对阴阳二字的解释“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与之吻合。因为我国中原地区地理特点,山的南面和河流的北边容易接受阳光照射,局部温暖;山的北面和河流的南边则相对寒凉。至今,还有很多地名的命名仍不排除与该思想相关,如,华阴(华山之北)、衡阳(衡山之南)、江阴(长江之南)、洛阳(洛水之北)等。

  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阴阳概念延伸到“天地之气”。例如,周幽王二年,伯阳父就以“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解释地震现象,并开始探讨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对人体阴阳变化的影响,如鲁昭公元年,医和认为“阴、阳”为六种天气的两种(即“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并以“阳淫”来解释“热疾”、“阴淫”来解释“寒疾”。

  春秋时期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万物皆由阴阳构成,将阴阳思想上升到哲学高度。

  战国时代是阴阳思想大流行时期,包括阴阳家在内的很多学派都积极发展和充实阴阳思想。庄子除了将“气”和“阴阳”结合,提出“阴阳之气”和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外,还确提出了“阴阳和合化生”论,强调“阴阳交感和谐”对宇宙万物产生、发展的重要性。齐国稷下学宫的学者们将阴阳和五行相结合,提出了“阴阳五行”理论,为后来中医药学吸收和发展。儒学则将阴阳与易相结合,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并强调阴阳变易,即消长转化的思想,亦为中医药学者所重视。

  至汉代,阴阳思想向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董仲舒将阴阳范畴引入天人关系,虽然将阴阳思想推向社会、政治、伦理等领域,扩大了阴阳思想的影响,但最终因其唯心的天人观而难以发展。孟喜、京房等人的“卦气说”,以六十四卦配四时、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通过卦象解释一年四季寒暑变化的规律和万物生长的关系,但最终走上了宣扬“阴阳灾异说”的错误道路。中医药学吸收了阴阳思想中合理化的内容,逐渐形成了基本理论,从而为阴阳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客观载体。

 

http://news.sjtu.edu.cn/_mediafile/newsnet/2012/11/27/27unjifh9x.jpg 阳爻

http://news.sjtu.edu.cn/_mediafile/newsnet/2012/11/27/2gaiw0wha2.jpg 阴爻

图1八卦的基本组成单位

 

  阴阳思想的核心内容

  阴阳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阴阳可分性:任何事物均可分为“阴”和“阳”两种不同属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阴阳,即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阴阳对立性:“阴”和“阳”两种属性的事物性质完全相反,水火不相容。

  阴阳互根互用:又称阴阳依存,是指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均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呈现出相互依赖关系,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阴阳消长:对立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其基本形式为:一是此长彼消,包括阴长阳消和阳长阴消;二是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

  阴阳转化:事物中对立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对立方转化,发生质的改变。

  阴阳可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任何事物都可以阴阳属性的标准进行划分,如火热、上升、能量、情绪激动的、明亮的、运动的、外向的、雄性的等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具有阳性特征,归属阳;而相应地将寒冷的、下降的、物质、情绪低落的、黑暗的、静止的、内向的、雌性的等性质的事物或现象具有阴性特征,归属阴。二是阴阳可再分性,即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如阴阳鱼(图2)中所示,

 

http://news.sjtu.edu.cn/_mediafile/newsnet/2012/11/27/264o0hfhcr.jpg

图2阴阳鱼图案

 

  自然界昼夜更替和春夏秋冬季节转换过程中出现的气候阴阳转化是常见的例证。以昼夜更替为例,随着太阳的升起,阳气上升,逐渐变暖,至午时(11:00-13:00)为一天之中阳气最旺,之后,阳气逐渐减弱,阴气逐渐上升,至夜间子时(23:00-1:00)阴气达到最盛,此后,阳气开始缓慢上升,进入到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以四季气候变化为例,春温而至夏热,经历“阳长阴消”的过程;一年中阳盛极点出现在夏至,同时又是季节由阳变阴的转折点;此时出现阴阳转化,秋凉而至冬寒,经历“阳消阴长”的过程,直至一年中阴盛极点冬至,又一次出现阴阳转化,如此循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气候环境,适合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稳定生长、繁衍。阴阳消长、转化的发生,又以阴阳对立和阴阳互根互用为基础。

  中医药中的阴阳思想

  中医的阴阳思想集中反映在其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部书中,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各有9卷共计162篇,内容大多涉及阴阳思想,其中有些文章将阴阳思想作为核心内容阐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阴阳离合论》、《素问·阴阳别论》、《灵枢·阴阳清浊》、《灵枢·阴阳系日月》、《灵枢·阴阳第二十五人》等。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如下经文: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上述经文从昼夜节律中的阴阳可分性开始,谈及人体遵从相似规律,即阴阳的无限可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如下经文: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

  阴胜则阳病,阳性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上述经文首先用大段文字阐述了自然界阴阳对立(天与地、气与形、寒与热、浊气与清气等)双方存在的交感、转化现象,进一步考察了人体亦存在类似的规律,如人体的寒与热、气与形、肿与痛之间的对立、转化关系。“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对应“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的自然现象;“重寒则热,重热则寒”与“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相一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另一段经文则进一步将人的情志变化产生的机体反应与阴阳相结合,并重点探讨了“物板必反”、“否极泰来”的阴阳转化现象,并以出人体过渡暴露于不同的外邪(注:中医将外感病致病因素称“外邪”)产生的疾病规律加以佐证。原文如下:“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中医药学阴阳思想的核心在于阴阳的调和,因而提出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观点(《素问·生气通天论》)。同时指出若阴阳不和,则“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发展至极端情况“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就意味着稳定的生命终将崩溃。

  所以,中医药学的阴阳思想主要概括如下:

  “阴平阳秘”是人体生理的最佳状态;

  “阴阳失和”是致病根源;

  “调整阴阳”是治疗原则;

  “调和阴阳”是养生之道。

  但由于中医药学在人体阴阳划分中比较笼统,在物质结构非常深入的今天,若非中医专业学者,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模糊,如何运用阴阳思维认识人体物质结构、功能的关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需要有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而不是盲目崇拜或否定。

  现代科学中的阴阳思想

  关于现代科学中的阴阳思想研究,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曾做出过探索,他将阴阳思想与遗传学、胚胎学、化学和物理学进行了联系,肯定了这些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阴阳思想,认为“现代科学所探讨出的世界结构的某些部分已见诸阴阳学家的思考中。”量子力学大师波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认为中国阴阳鱼(图2)的阴阳互补思想与微观世界的波粒互补相一致。

  事实上,的确有许多事例表明现代科学中不乏阴阳思想,如1921年班廷(Banting)首先发现胰脏的萃取液具有降血糖效果,并进一步证明胰岛素是其活性物质;1923年,与胰岛素作用相反的物质胰高血糖素被发现。人体能同时分泌这两种作用完全相反的物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维持体内血糖的稳定(图3)。如果其中一种分泌不足或过度,就出现高血糖或低血糖症。若将胰高血糖素看做阳性物质,胰岛素看做阴性物质,其调控机理与阴阳思想相一致。现代医学、生物学学科类似的正、负反馈调节现象比较常见,如人体的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是维持机体骨骼系统生成、稳定和破坏的一对作用相反的物质;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的调控因子亦可以以阴阳属性归类研究。

 

http://news.sjtu.edu.cn/_mediafile/newsnet/2012/11/27/23nia5zhau.png

 

  图3生理状态下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

  当人们对物质世界不断深入之际,与物质属性相反的“反物质”概念由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Adrie Maurice Dirac)1928年提出,四年后的反电子存在证据引起科学界轰动。而近年随着反氢原子、反氦原子等的相继捕获或证实更坚定了科学界研究、利用反物质的意志。

  数理学科中的物质和能量、正数和负数、阳离子和阴离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象限和负象限、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相互关系均蕴含着阴阳思想。

  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同样获得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结果,例如,中药“三七”既具有“活血化瘀止痛”作用,又具有显著的“止血”效果,呈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化学和药理学研究揭开了这一相互矛盾作用的神秘面纱,原来其所含氨基酸成分“三七素”具有“止血”作用;而所含“皂苷”类成分具有抗凝和溶血的活性。正是因为这些性质完全相反的物质统一存在,“三七”用药过程相对安全,不容易发生单纯使用抗凝药物或止血药物引发的出血或凝血风险。

  总之,阴阳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将会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科学研究亦将进一步丰富阴阳思想。

  学者小传

  彭崇胜,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博士,浙江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委会委员(2011年起),上海市药学会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起),担任Food Chemistry,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审稿专家。

  主要从事中医药学基础研究,特别专长于中药和民族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中医药现代化专项项目,曾经对多种药用乌头二萜生物碱、肾茶酚酸、三七炔醇等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研究。此外,参与十一五国家新药创制平台建设和国家863项目研究,对多种海面及海洋来源的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Tetrahedron,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PLoS ONE,中药材等杂志上,申请专利4项。

  主讲《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研究生课程和《中医药概论》、《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等本科生课程,为通识核心课程《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负责人。参编教材4部(任副主编1人次)、专著1部。指导本科生PRP十余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2项,通过验收答辩,其中1项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