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学者,追求卓越的科学,应成为学术生命的主旋律。作为一名教授,引导学生创新,应成为教学育人的最强音。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管理环境,建立鼓励探索性学习与创新性研究的评价机制。此外,创新人才个性化的成长环境,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

  ■与时俱进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将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教育理念上提倡追求卓越,这样的高等教育才会推动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对社会有创新性贡献的人才。

  ■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创新人才的品格和全局化的视野。

 

 

  记得MIT前校长Charles M. Vest写过一本书——“Pursuing the endless frontier”,书名宗义了大学的不朽之道:追求无尽的前沿。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土壤,创新是人才的必备元素,而塑造未来则是创新人才的根本使命。

  作为一个学者,追求卓越的科学,应成为学术生命的主旋律。学术研究,绝不是从众地追求热点,而在于思考什么是重要的工作,开拓新的领域。因为科学本身意味着无尽的前沿,推动前沿的发展,才能有持久的学术活力。

  作为一名教授,引导学生创新,应成为教学育人的最强音。教学过程,绝不是简单地传授已知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发现新的知识,进而传播新的知识。因为知识的传承不是简单复制,而是用一颗心去照亮一颗颗心,汇聚创新的力量。

  在当今的教育与学术界,人们常常谈起“钱学森之问”,慨叹优秀人才之匮乏,原创性成果之寥少。思考讨论之余,我想应从实际出发,去营造适合创新性人才的环境与氛围,探索人才培养成长的模式与机制,关注创新性人才的品格与视野;应从点滴做起,让更多的人获得成才的机会,在创新的土壤中,追求卓越的科学,这无尽的前沿,无尚的美。

  环境与氛围

  一个成功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在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事业的开拓精神以及对未来不懈追求的意志。这样的人才成长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氛围与环境。然而, 当今的教育与学术界,却存在着不利于创新的文化和环境。政策导向的环境以及学术评价体系,就弥漫着思想急躁、急功近利的氛围。教师和科研人员无法集中主要精力在提高学术水平上,趋之若鹜地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关注短期的成效。伴随“出成果”的速度,去获取各种基金和项目,以及各种荣誉和科技奖励。长期以往,研究人员不敢也不愿做高风险的探索性研究,甚至也不想研究科学的前沿问题。在这样缺乏创新发展的文化和环境下,何来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谈何培养杰出的创新性人才?

  事实上,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各国知名大学以及学术机构都充分强调学术自由,营造追求卓越的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平等讨论学术问题,鼓励创新思想火花,鼓励学科间的交叉、交流及融通;更多关注年轻人的发展,让有创新意识的年轻人,发挥其创造能力;充分利用大学丰富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创新的教育氛围与环境中自由探索。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合理的教学与科研管理环境,将刚性和弹性管理相结合,以数值化的指标作为参考或引导,鼓励创新,取得创新性的真实成果才是根本的目标;需要建立鼓励探索性学习与创新性研究的评价机制,聘用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倡导追求前沿及战略需求的创新性科研,摈弃浮夸短视的研究项目,使真正创新的研究者得到更多的研究资源。此外,创新人才个性化的成长环境, 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由于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因此探索个性化教育,营造为个性化探索研究的环境,也是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举措。

  以笔者而言,一直从事基础性相关的材料科学研究,在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面取得过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作为一个学者的追求,更希望能够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在学术前沿,做最重要的工作,探索科学的无尚之美。然而,面对浮躁的科研环境,很难恪守追求学术卓越的平静。迷茫之际,不少师长以及领导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并为我营造出局部的创新环境。本着一颗挑战的心,还有创新能力的自信,搭建了从事新能源材料与纳米离子器件的研究平台,面对新能源领域的一些重要瓶颈问题,从事前沿的基础研究。目前,依托了自己搭建的创新平台,开始与国际上著名实验室的同行合作,在纳米离子器件领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理念与模式

  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土壤,应致力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使培养对象能够综合运用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进行积极的、独立的、富于挑战性的创新思维活动,养成追求卓越、敢于质疑、富于挑战的心理品格,这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然而,当前高等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模式,几乎是一种死记硬背、应试和编撰的知识简单传承过程,严重脱离了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沦为一种为教育而教育的机械活动。因此,创新性人才不可能大批地出现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中,人才培养氛围与环境必须进行全方位改革。

  要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理念必须进行革新,应当将创新的理念和创新意识全面系统地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讲授基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鼓励学生围绕专题和案例在课外查阅资料、展开分析,在课堂发表观点,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等。其要旨在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学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输入(input)”,而是更多的“启发(inspire)”。此外,课堂不再是知识传播的主体空间,课堂之外的教育尤为重要。一方面深化课堂的基础教育,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让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有助于培养各种各样的创新人才。

  在革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教学内容应赋予时代特征。推行跨学科教育以及学科交叉。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是当今学科改革的发展趋势,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将激发出更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在培养模式方面,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关键。一个创新性人才的素质,不仅要看一个人学习过多少知识,还要看其驾驭知识的能力。将获得的知识用于探求新的知识与新发现,才是真正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要将学习的知识与动手的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教育模式,鼓励学习与科研、生产相结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互动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特别地,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将书本知识与实践获取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探究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切实地培养创新的能力。

  笔者在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面,作了一定的尝试。我负责创建的上海市精品课程“材料导论”,是一门面向本科生一年级的必修课程。对于进大学不到半年的同学而言,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从简单的应试教育中转变过来,面对大学课程中涉及的海量知识无所适从。于此,我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发现(learn today, find tomorrow)”, 鼓励同学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记住知识,而是如何运用已知的知识发现新知识;要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及其系统性、应用的领域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今后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我还设计了几个有针对性的特色实验,吸引同学将课堂所学与实验室实践经验桥接起来, 训练同学如何思考,如何动手,如何表达,因为这些都是创新性人才必须的基本素质。为了加强老师与学生间的学习互动,提出了“云课堂”的教学方式,其目的是真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发现新知识的兴趣。

  当然,一个处于急剧转型的社会,需要不同层次的创新性人才。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面对不同的需求培养人才。当前,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一大特征。产学研的结合也将催生新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而推动新技术革命及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学不再过分崇尚经院精英主义,应与科研的实际应用以及生产需求结合在一起,这将有利于知识实际应用和新知识传播,同时会产生新的技术创新。因此,与时俱进的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应将科研、教学、生产一体化,作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教育理念上提倡追求卓越,这样的高等教育才会推动持续不断地培养出对社会有创新性贡献的人才。

  品格与视野

  创新性人才一般多具有较强的个性,反映在其独特思维特征上,如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以及逆向性等。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创新人才的品格。在引导创新思想与理念的同时,针对个性潜能因材施教。特别是关注其个体的性格与志趣等品格,激发其内在动机、兴趣和热情。除此,还应突破传统的人才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选拔的基本要求,改革评价机制,给创新人才提供发展的舞台。

  创新性人才除了一流的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格也尤为重要。没有创造性人格的创新人才,将缺乏内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力也有限或不能得到发挥。现行的标准化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只能是“批量化”的 “标准件”人才,这样的人才显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笔者曾访问过一些知名学府,接触过很多一流的科学家。与他们在一起工作,深深体会到,这些一流学者的人格魅力。他们不但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并在科学上做出过非常有影响力的贡献,但深深吸引我的是与学术声誉相呼应的强烈自信心以及不懈追求的意志力。他们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力求对科学的创新赋予一种无尚的美;他们个性化的思维方式,注重学术的原创性与系统性;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保证了学术的严谨性以及影响力。所有这些,都不断地激励着我努力发挥自己的才华,去推动本领域的科学前沿,让创新的技术服务社会。

  创新性人才除了独特的品格外,还应具有开阔的视野。特别是国际化视野,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参与国际竞争。只有具备国际意识和世界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相关领域前沿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人才,才具有追求无尽前沿的持续的创新能力。

  在创新性人才创造性品格及全局化的视野培养方面,应该营造一种与国际接轨的跨文化活动环境与平台,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同样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多元化文化的交流与激荡,可以开拓创造性的思维和灵感。开阔视野,将提升敢于创新的理念和善于创新的能力;面向世界的胸怀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创新性的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

  创新型社会,渴望培养更多的创新性人才, 更呼唤让创新性人才发挥才能的良好的机制与环境。追求卓越,关注前沿,感知时代的脉搏,服务社会,应成为当今人才的学术品格。In search of excellence, 让我们的社会在追求无尽的前沿中,持续创新,不断发展。

  学者小传

  孔向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研究所所长,民盟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2005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曾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国Juelich研究中心,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以及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作访问教授。

  孔向阳教授在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合成与表征方面,取得公认的学术成就。发表在国际上物理、化学以及先进材料等专业领域权威杂志的论文计40余篇,包括《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美国化学协会志》(JACS),《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 Physics Letters),《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纳米通讯》(Nano Letters)等,其中有六篇文章作为以上杂志的封面文章发表。有关自组装单晶纳米环的研究工作在美国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发表文章的引用超过3000次,其中有六篇文章引用次数超过100次,两篇论文引用次数超过500次。此外,还有5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项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发明专利。领衔主讲的本科生课程“材料导论”,2008年度被评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目前从事纳米离子器件与新能源材料的研究。(来源:上海交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