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交大师生的正常生活和教学秩序,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进入闭环管理模式,无数教职工主动申请成为“逆行者”,全力配合上海市及学校的相关疫情防控措施。交大民族联的师生在了解到上海市和学校的危急情况后,第一时间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核酸检测的队伍中、为同学们送餐的现场、社区志愿者团体里、维护线上教学秩序的屏幕后,都有着交大民族联师生的身影,他们的身边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

 

洪梅(回族):坚守岗位的“逆行者”,以身作则的“排头兵”

靠前指挥,抓实落细。洪梅老师是交大民族联会长,也是致远学院和自然科学研究院两院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责任人,3月9日早晨得知闵行校区实行校园封闭管理的消息后,她第一个逆行回到学校,带领两院防控专班同志迅速开展工作。洪梅及时向学院基层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发出号召,号召所有共产党员以身作则,严格遵守防疫纪律,线下线上坚守学习和工作岗位。要求师生党支部团结和带动广大师生员工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和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她带领学院领导班子每天跟踪学生异常、隔离转运信息,点对点负责核酸异常同学的跟踪呵护,用心守护密接隔离的同学安全回到学校;多次线上听课、参加学生座谈,了解学生学习生活需求,推动学院工作的及时调整和改进;随时跟进校内外师生情况,多次关心、协调和解决涉及师生看病、隔离酒店住宿以及校内外教职工生活的各类问题。校园情况好转后,她及时安排部分同事回家休整,自己早已做好了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准备。

 

 

洪梅向完成隔离观察返校同学送上学院的慰问和祝福

 

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致远学院同时负责交大闵行校区东3宿舍楼的送餐工作,洪梅担任送餐工作负责人同时兼做外楼长,她坚持每天跟车或开车送餐。学院留校老师少,洪梅又是其中最年长的,为了让年轻同事多一两个小时睡眠,她无论夜里工作到多晚,早晨6:00都准时起床,独自一人开车去食堂取餐、按时把早餐送到学生宿舍门口。东3宿舍内楼长、电院魏超老师说“洪梅老师送饭速度很快,我们总是第一批吃上饭”。四月初的一天傍晚,自然科学研究院一位留校年轻教师出现发热情况,洪梅及时安排落实办公室隔离和生活物资保障,联系校医院、给老师拿药送药,联系落实核酸检测点、陪同老师测核酸,每天多次问候、关心和提醒,并及时跟进体温、抗原、核酸检测结果等情况,三天内做了满满两页共33条详细的笔记以备查。在为学生分装慰问品的现场,洪梅也是撸起袖子就干,她满头大汗、一刻不停忙碌着的身影也感染和带动着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

 

 

3月12日晚第一次送餐

 

 

送餐到D3宿舍楼

 

李志勇(回族):保障线上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正常运行

跟往常一样,交大民族联成员李志勇老师3月9号不到7点就到了学校,为了保障1-2节课程正常高质量进行,李志勇选择了留在学校在教室直播上课。作为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负责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副院长至今还一直坚守在学校,重点保障毕业生、研究生招生复试等工作。同时还亲自录制视频参加交大强基计划招生宣讲直播,并在全国生物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启动大会上做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思考的报告,介绍交大经验。

3月12日-28日作为学院送餐志愿者的队长,带领12名志愿者快递小哥,建立了高效、科学、安全的送餐方案,16天有效保障了5栋楼920名学生的一日三餐。负责派送了1150份大礼包,将学院关怀送到每一位学生和住楼教师手中。尤其是了解到一些学生担心清真食品原料的问题,通过与后勤沟通,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期间还多次参与搬运校内外的抗疫物质,为抗疫物质保障做出了贡献。

 

 

图为李志勇老师搬运物资

 

 

图为李志勇老师送餐

 

杨志彪(蒙古族):送餐、班会、先锋,守望相助;诗歌、书信、对联,寄语殷殷

我自3月12日逆行入校,晚上在办公室睡沙发盖睡袋,白天变身“大白”送餐;作为交大民族联副秘书长、农业与生物学院动科系党支部书记、2018级动科班班主任,组织召开在线党员大会、在线班会,每天统计各类疫情防控数据,及时传达学校最新防控政策和精神,掌握教工和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实际困难;担负为实验室灌液氮、照看几十笼小白鼠等科研保障工作;组织参加研究生复试、本科生中期考核,在线批改学生作业等教学工作。战疫间隙,坚持写日记20多篇,为学生写毛笔书信5封,创作抗疫对联(毛笔书写)10副,还创作了一首抗疫长诗《灯火里的交大》,被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学校朗诵协会副会长刘音朗诵。我的抗疫经历被交大主页和校内外多个公众号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转载报道。

 

 

变身“大白”,与孙建和老师用三轮车送餐。摄影:刘子逸。

 

 

每天为研究生照料几十笼小鼠。摄影:刘冰。

 

战疫间隙,我创作了10副对联。

 

 

 

 

摄影、书法:杨志彪

 

(1)上下齐心,思源皓月同担风雨;师生勉力,致远长歌共渡难关。

(2)仁爱无疆,天地英雄气,深情守望;平凡有我,万千交大人,众志成城。

(3)昔日南洋,今朝交大,代代风流情怀不变;弦歌致远,饮水思源,人人壮志共克时艰。

(4)满园桃李争春,云端赏月;天下交大一家,梦里牵魂。

(5)守望相助;风雨同舟。

(6)樱花烂漫唤东风,拂走人间大疫;万众一心歌壮志,迎来明日霞光。

(7)海棠依旧,嫩柳如烟,细雨斜风归来燕子;日月同心,乾坤相助,衷肠志士护佑黉门。

(8)风帘翠幕,清波如许融春色;皎月芸窗,灯火长明盼曙光。

(9)星灯映水,云亭望月思鹿梦,旭日临窗,鹂鸟鸣春盼人还。

(10)春已至,人未还,何时共沐思源皓月;事难全,梦方醒,此夜当吟致远长风。

 

 

 

疫情期间,给学生写的毛笔书信。摄影:杨志彪

 

霍欢(满族):用歌声驱散阴霾,用爱感化学生

霍欢老师是交大民族联理事,同时也是送餐志愿者,封楼期间负责西29-30男生宿舍楼送餐工作,每餐360份。她说,每天送饭确实挺累,不过心里很充实也很开心,“能以这种方式为同学服务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也相信同学们能从中获得力量。音乐的力量,真的很强大。”让霍欢没有想到的是,楼里居然还有不少上海交大学生合唱团的团员,而这个团还拿过国际金奖。疫情前,教工和学生两个合唱团就经常一起合作演出,也获得过全国与上海市多个奖项。霍欢和同学们接上了头之后, “开饭铃”的演出水准又提高了一步。有了“专业选手”加入,开饭铃的歌单也能更丰富,合唱形式也能更多样。

事实上,都来自教育学院的霍欢和她的志愿者搭档池瑞,两位年轻女老师每餐要送约400客饭,同时让大音与大爱也隔空传递。不想停手的霍老师表示,只要不是太吃不消,争取以后的“开饭铃”开放权限给同学们,“让他们点歌,只要我会的,都可以唱给他们听。”她笑言,“当然,他们要也会那更好,还是合唱干劲更大!”

 

 

图为霍欢老师指挥楼内同学合唱校歌

 

热米拉·阿扎提(维吾尔族):做学生们的“守护者”

热米拉老师是交大民族联理事,在提到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时,她向我们说到:

我过去一个月以来,手机上最常收到的就是下面这样的消息:

-米拉老师,园区什么时候解封?

-米拉老师,今天的日报已提交哦!

记得3月9日早上接到闵行校区和紫竹园区都要实施封闭管理的通知时,大量突如其来的工作安排,让我还来不及做过多的反应,便仓促地收拾了个人物品,一早从家里赶到园区,投身到了紧锣密鼓的抗疫工作中。那天开始,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微信工作群有没有新的工作提示,学生有没有特殊情况需要处理。排查行程轨迹、督促填写日报链接、组织核酸检测、配送快递和防疫物资、关注情绪问题、宣传防疫知识、召开党员大会、处理突发事件……这些点点滴滴的工作,看上去比较零散,实际上每一件都千头万绪,细致入微。刚开始,我也因为突然转变的工作状态手忙脚乱过,也曾因为繁杂的防疫工作担心忧虑过……但我深知作为一名思政教师,必须时刻以一个坚强饱满的姿态去迎接工作和面对学生。在关键时刻,就是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导、舆论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疫情期间,奋战在闵行校区的思政教师们个个都做得很棒!他们动员、安慰、传播正能量;他们变身大白、楼长、送餐员,疫情期间成为了全能的“多面手”!他们是我的榜样!这个有爱的队伍让我感受到了很大的力量,让我在抗疫的同时,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共克时艰。

交大加油!上海加油!

 

 

图为热米拉老师协助同学进行核酸检测

 

 

图为热米拉老师在隔离点内

 

赛福鼎·阿力木(维吾尔族):守护家园,守土尽责

从交大封校的第一天起,交大民族联副会长赛福鼎老师就一直坚守在校内,为同学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在提到这次疫情时,赛老师也向我们阐述了他的感受。

“3月9日接到学校指令后,我收拾好行李逆行入校。第一次被称为逆行者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身上拥有了沉甸甸的责任。入校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很多战友,从此每一个逆行者守护交大的故事拉开序幕。我接到的任务是作为驻楼思政教师,守护东区25号楼。我的理解是,守护学生楼栋堪比在居民区守护一幢居民楼,要竭尽全力保障本楼的正常运行,切实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全楼学生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很快我们楼栋组建了由思政老师、楼长管理阿姨、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的疫情防控专班,我们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克服了重重困难,平稳地运营了楼栋日常工作,执行落实了防疫要求。在此过程中我联想到,逆水行舟的红船精神。我们的战“疫”是楼栋全员参与,共克时艰;我们的战“疫”是楼栋全员参与,共画同心圆。

战“疫情”,是践行交大精神;战“疫情”,是经受考验,练就本领;战“疫情”,是逆水行舟。东25栋楼是共同的集体,我们同心协力,奔向春天。驻楼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和领会到守护家园这四个字的含义,守土有责、守土有方,这将是我最宝贵的人生经历。交大必胜!上海必胜!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图为赛福鼎老师为学生搬运物资

 

 

图为赛福鼎老师为学生搬运物资

 

史文博(蒙古族):听党号召,做校外师生的“联络人”

听到组织的召唤,民族联副秘书长、科研院史文博老师勇敢的承担起了金榜世家小区师生联络员的工作。她第一时间寻找小区内的交大师生,很快找齐了小区内的92名交大人,通过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她搭建起了学校、社区和校外师生的桥梁。群里的师生互帮互助,携手同行,史文博也是有求必应,及时分发物资。有老师家缺米、缺调味品,她想办法买到并及时送达老师手中,确保了师生的生存物资。有的老师出现了抱怨和不稳定情绪,她通过电话及时安抚和排解。她还牵头号召党员们凝聚起来为群众服务,向学校组织部提交了成立临时党支部的申请。她第一时间承担起了“交大抗疫保供物资”小区团长任务,第一天开团就接到了85单的订购需求,物资将于11号到达,她带着部分党员已经做好了接货、送货、分发的准备。除此之外,她还数次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服务,或分发物资,或担任运输司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支持抗疫之战!

 

 

图为史文博老师在社区搬运物资

 

 

图为史文博老师为社区居民运送物资

 

王增琦(满族):确保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2022年3月9日,闵行校区正式进行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由于数学课通常都被安排上午1-2节,一些自驾的老师已经早早的到了办公室,做好教学准备;有的老师搭乘最早一班校车,从徐汇前往闵行。6:45分,交大民族联理事、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王增琦收到其他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到封校的情况时语气焦急,校车上的老师们被送返徐汇校区。大家怕影响了早上第一节课。28个教学班的数学课程被安排在了1-2节,对于视教学比天大的数学老师,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要回到教室里上课。王增琦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教务处,迅速得到了帮助,老师们在7:30分左右就收到了腾讯直播会议室的信息。在学校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学院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教学秩序有条不紊,线上教学平稳运行。

自进入线上教学以来,在屏幕后的老师为线上教学所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成为校园正常运转的守护者。老师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用乐观的精神鼓励着同学们,期待我们一起战胜疫情,迎接交大美丽的春天!

 

 

图为王增琦老师

 

金文峰(朝鲜族):线上科研不停,思政关怀不断

3月9日自全校师生进入抗疫以来,交大民族联理事、外国语学院金文峰老师在积极探索并转换专业课教学模式的同时,作为班主任,通过线上班会与学生进行交流。3月18日,所担任的班级14名女生全体转运至隔离酒店。金文峰第一时间给每一位同学打电话进行沟通和安慰,并当晚组织线上会议,对隔离生活及学习现状详细了解,鼓励学生做好健康管理和心态调整,保持良好状态,早日平安回校。

金文峰目前指导2名本科毕业设计、两组10名同学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以及1项PRP项目。疫情以来,金文峰对所指导的学生定期开展线上会议,指导课题的同时鼓励学生战胜困难。

另外,在疫情防控期间,金文峰作为所住楼栋志愿者,组织楼栋12户37名邻居,积极配合居委和物业进行疫情防控工作。

 

 

图为金文峰老师召开线上班会

 

凌惠(壮族):奔赴党员志愿工作,交大文博线上不停

3月9日清晨收到学校闭环管理通知,交大民族联副会长、校史博物馆执行馆长凌惠老师受命立即起草《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各文博场馆闭馆、档案服务利用现场大厅关闭公告》,第一时间发布在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官微上。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她带领着文博宣教团队钻研网络宣教,不断调整和挑战疫情下新的工作模式,先后推出了十余期“云游文博”系列活动,为实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停断”做出积极贡献。

 


图为人民日报报道交大线上文博活动

 

上海交大“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坊”是校民族联文化艺术精品活动及民族团结教育平台。在党委统战部、少数民族联合会的支持下,凌惠老师精心设计剧目和教材,邀请少数民族联舞蹈队骨干赵舞娜吉老师担任主讲,在疫情期间依托网络平台面向少数民族师生和统战干部,开展敦煌舞基本训练以及《丝路华彩》《方巾舞》《春摇》等舞蹈剧目的学习、复习活动,并扩大辐射到学校教工民族舞协会、学校工会会员,受到师生欢迎和喜爱。

 

 

图为凌惠线上开展民族文化艺术工作坊活动

 

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作为一名有着26年党龄的老党员,凌惠老师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所住小区居委会组织的抗原检测、社区保供等工作中多次担任志愿者,与居委干部、楼栋组长以及交大教工志愿者等一起努力,帮助困难、服务居民、守护家园。

 

 

图为凌惠参与社区志愿

 

赵舞娜吉(鄂伦春族):以舞蹈缓解焦虑,以奉献感动社区

此番疫情来势汹汹,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的人们纷纷积极投身防疫一线。在此严峻形势下,作为交大民族联舞蹈团核心成员,赵舞娜吉老师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月中旬起,她便联合多家单位精心筹备组织“同心抗疫”线上系列活动,以期缓解师生隔离期间的焦虑情绪。民族舞直播课在推进中遇到了小困难,第一场直播前一晚接到临时通知,第二天直播时要做核酸,于是立刻做了录播备案,等忙完录制和剪辑已经到了翌日早4点。两场民族舞直播课累计总观看人数约200人,反响热烈。

在平日,赵舞娜吉配合物业积极帮助邻居搬运物资,并为守护公寓的保安叔叔和保洁阿姨们每人准备了一份水果和饮品,还同其它老师一起为其购买酒精、隔离服等必需品。特殊时期,每个人都在行动!

 

 

图为赵舞娜吉线上直播

 

 

图为赵舞娜吉娜参与社区工作

 

牙里亲·亚力昆(维吾尔族):行饮水思源事,做楼栋守护者

牙里亲是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级硕士研究生,也是交大民族联的副秘书长,在疫情期间负责宿舍楼栋的餐食及物资发放和校外隔离点的线上联络和日常统计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交大人的心。这一个月以来,入驻学生宿舍楼栋的思政教师、身穿防护服的送餐天团、服务近3万人的后勤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进行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和不断捐赠物资的校友都在践行着“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他作为学生辅导员,虽然不能亲临一线,却也为疫情防控做着自己的贡献。。他相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能取得这场战“疫”的全面胜利。

 

 

图为牙力亲在宿舍楼与志愿者合影

 

 

图为牙力亲参与宿舍楼内物资分发工作

 

玉志勇(毛南族):勇担学生志愿者重任,体悟饮水思源校训

玉志勇是2020级设计学院本科生,也是交大民族联的成员,疫情期间作为宿舍楼栋防疫志愿者,主要负责分发楼栋餐饮、防疫物资、收拾垃圾等保障服务工作。

“在做志愿者这段时间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责任不只是句口头语。不管是做检测的医护人员、送餐的老师们、做饭的食堂叔叔阿姨,还有保卫处等后勤保障人员,还是做志愿者的同学们,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抗击疫情、呐喊助威。我想,作为一名交大学子,就应在最艰难时刻选择站出来,而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就更应该毫不犹豫冲到“前线”,和所有师生一起奋力阻击病魔。如今,在所有师生同心抗疫共同努力下,交大抗疫阻击战进入了最后大决战,也让我们一起期待那个春意盎然、活力满满的校园即将到来。交大,加油!”

 

 

图为玉志勇参加宿舍楼志愿者工作

 

石秉占(回族):勇做学生志愿者先锋

石秉占同学是2019级致远学院的一名同学,也是交大民族联的成员,在疫情期间主要负责餐厅分发餐食等志愿者工作。

“3.22 是楼栋解封的前一天,我看到交大源源的志愿者招募就报名了志愿者,晚上9点被拉进了负责人群,负责7餐的志愿者工作。七餐在河东岸,不面向学生开放,前来的就餐人数较少。在七餐首先整理了所有志愿者物资,包括防护服,隔离面罩,口罩,抗原检测试剂等。根据七餐的具体情况,在下午的会议中,我提议将七餐志愿者支援志愿者紧张的二餐和四餐,另外在七餐实行轮班,每班派1-2名志愿者前往餐厅,维持秩序。得到同意。之后在七餐安排了轮班制度,并且重新确定了七餐的上下岗时间。因为七餐不需要太多志愿者,调往清真餐厅。

清晨5点,伴随着悦耳的鸟鸣和微曦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志愿者工作。志愿者的工作并不算多,主要是帮忙分装饭菜和维护餐厅秩序。但是志愿者的工作也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几百名被封闭在宿舍楼里的同学能否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和来排队买饭的同学能否快速有序的买到盒饭。

时间紧张,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要打包500多份盒饭,穿戴着整齐的防护用品,行动也不是很轻松。长时间的弯腰导致腰酸背痛,重复的动作也咯的手指很疼。维护一米间隔喊得嗓子有些嘶哑,遇到不理解的同学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冲突。但是,能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这些都是值得的。

经历风雨终将见到彩虹,相信上海的疫情终将退散,拨开云雾见彩虹!”

 

 

 

图为石秉占参与餐厅志愿者服务

 

自疫情爆发以来,上海交通大学校党委统战部对少数民族师生关怀备至,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师生就餐问题,充分发掘师生先进典型。全体统一战线成员无论是在闭环管理的校内还是处于封控中的校外,都全力配合上海市及学校的相关疫情防控措施与要求,强化责任担当,发挥统战优势,彰显统战作为,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疫情终将散去,期待春暖花开。交大民族联师生将共同担负起守护家园的责任,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