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年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第一课堂是激发创新意识和教给技术路线的主战场。每个学生都有创新愿望,关键是老师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战场,可以显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获得创新成果。你给学生一点机会,会得到很大的回报。

 ■对优秀拔尖人才“顺手推舟”,让他们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可以培养出21世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强国强种后备人才。

 ■亦师亦友,因材施教,重视过程,强调团队合作,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工程界的精英。

 

王如竹教授(后排右四)与获得2011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奖励的交大学生合影

 教学创新需要与学生创新意识相结合

 大学一年级新生对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创新充满了好奇,如何把他们快速引入科学的殿堂? 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 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方法和交流能力? 交大的新生研讨课为我们的创新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说起新生研讨课,我已经有了6年的教学经历。我的课程《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与利用》让我深深认识了交大学生的创新主动性,这些主动性也不断地推进了我的教学改革。我记得第一、二年我在摸索中建立了课程体系,36学时课程我前面讲18学时,后面分期分批安排学生讲课,我作出点评,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和修改,最后形成学生比较成熟和完善的ppt。最后每个学生会完成其本人所选专题的15分钟ppt和与ppt对应的一篇5000-8000字的论文。这个教学总体上实现了师生互动,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的主动性强,因而课程成效特别明显。学生来源于各个学院,在课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

 第三年开始我接到了图书馆陈进馆长的邀请,希望图书馆能主动为教授教学与科研服务,以我作为交大的第一个样本。经过图书馆工学部郭晶等老师的交流,我决定将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研讨与图书馆相互嵌入,邀请图书馆馆员在课程期间为新生研讨课作如何查阅文献,如何利用图书馆资料作研究的课程教学,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则热心指导学生如何科学引用文献。在ppt交流的最后考评时,图书馆利用媒体和场馆等的优势将每个学生的演讲全部录像,课程结束时每个学生可以拿到一张光盘,其中有我的课程大纲,主要教学ppt,每个学生的ppt和研究论文,每个学生的最后演讲展示视频。这门课程使得学生收获颇丰,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前他们就拿到这个光盘,寒假中带回家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交大的学习心得和成果。有一些学生在大二、大三后会继续关心我的课程教学,在最后的课程展示公开课中会有部分“老同学”回来参加交流。

 由于这门课程在学生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课程参与人数增加到了30人,研讨逐步困难。如何既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进一步促进教学?我尝试学生分组,按照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主要的五个领域来组织选题和团队,将原来的个人学习发展为团队学习。但是如何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作用?如何考核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研讨课不仅需要学生组团发表ppt,完成研究论文,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的Libguides做专题文献整理,逐步把课堂延伸到网上课程平台。第四年的教学研讨由于学生对专业辩论提出了有效建议,最后我们请了专门的辩手来课堂讲课,并设计了辩论题目“未来的能源由谁主宰?”。每个队需要出4个辩手,另外需要整理自己的立论以及对其它立论的批判,这样一来团队的每一个人都充分调动起来了。2010年我看到世博会期间以及学生晚会上有众多的DV表达形式,我就想有没有可能在新生研讨课中增加团队DV展示呢?2011年我的课程中这么做了,非常成功!学生的创新热情被充分调动,我和图书馆老师的切实体会是学生好像一届比一届强,我们为大一新生的出彩而备受鼓舞,更是加深了我们对课程的热爱。我逐步形成了新生研讨课的三个教学基本点:即教会学生作科研,教会学生有效表达,教会学生团队协作。

 实验室是学生创新实践的主战场

 创新实践是给学生提出一个命题,由学生主动查找资料,提出研究方案,甚至是建立一些简单的实验装置或样机。利用我们实验室已有的装备以及我们的研究经验,给学生些许指导,可以较快地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运行已经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

 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在我们这里是第二课堂,在美国密西根、普渡等高校中则是设计课程,美国的教学老师重点教基础,综合知识的运用是通过一些实践性课程来实现的,往往一个老师只带几个学生,这与我们这里的课程设计有显著不同。近年来机动学院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尝试,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关键是学生是带着解决任务的兴趣去查阅资料、学习知识并运用知识。2011年机动学院的大二学生就是通过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环节,提出了一个房门开关过程充电的设计思路,并制作了一个模型,使得电子门锁永不掉电。该项目最后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的特等奖。

 我直接指导过的学生利用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实施,做了一些小制作,可以从原理上运行展示,最后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中连续几届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学生要做一点东西,需要安排实验室技工帮助制作,做实验也需要研究生学长们的指导和帮助,但是做完后,他们真的掌握了知识并能够运用知识了。最关键的是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以后不管碰到什么难题,他们会首先去研究,并提出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而解决问题。

 经常会有一些大三的学生来找我,他们刚刚学好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很希望能够实实在在用一下。这样的学生老师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2008年大三的张磊学级点并不高,但是他有主动的创新实践意识。他到我办公室表达了想去实验室做事的意愿,一开始我安排他随研究生做实验,后来他熟练了,就有了自己做东西的想法,后来他制作的利用化学反应制冷和制热的再吸附制冷器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学习和研究过程中,他重新认识了自己,并认真规划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大四时他主动联系我的国外合作教授,去瑞士做了本科毕业论文,大学毕业后又直接去香港大学读了研究生。

 2011年国际著名的制冷公司Embraco在中国举办制冷空调创新设计大赛, 我非常鼓励我们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并安排青年教师指导。最后15个入围大奖的作品中,我们竟然有3个,更为有趣的事我们也只申报了3个项目作品。这些工作不是我们的基金项目,也不是科技部和上海市的项目,而是学生自主提出,自主研制的。

 对优秀拔尖人才“顺手推舟”

 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本身都是优秀俊才,其中经过3年考量以后成长起来的学生更是出类拔萃。对于他们的发展,他们自己已经有所计划,此时我们利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学界和社会关系可以为他们铺就更加辉煌的道路。

 教学和科研的国际化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在这方面我们过来人——“国际化的教授”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最近4年中,我利用学校国际化平台与许多学校和国际化企业开拓了合作途径,其中最受益的应该是我所在的大专业的学生。我们与普渡大学建立的专业学科间的“3+1+1”计划,很受制冷学生的青睐;我们与法国萨瓦大学建立的本硕连读,每年推荐5名制冷或建环的学生去法国深造攻读工程师硕士,已经成为中法合作比较成功的典范;每年推荐2名学生去英国New Castel大学读硕士的计划也已进行了2年,今年又开通了与Warwick大学的合作。特别是2011年,我们在与挪威科技大学可持续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过程中,大家深有共识地推动了可持续能源双硕士学位,以后每年我们和挪威方将各有10名学生参加这个计划,这对我们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英文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授课已经是眼面前的事情了,另外联合研究中心每年还需要招收6位博士生去挪威。

 国际化教学合作不仅提供了交大人去国外交流的机会,也给外国学生来交大提供了途径。正是这个双向互通的交流管道保障了我们国际教育合作的不断深化和繁荣。今年春夏季节,我的研究团队将接受4名法国萨瓦大学学生、4名挪威科技大学研究生、2名意大利法拉利大学研究生、3-4名美国普渡大学学生来我的实验室合作科研。我的实验室最近又承担了新加坡研究基金会的引智研究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将有5年合作,更多的师生将去新加坡合作研究。我牵头的上海交通大学与日本大金公司的深层次科研合作已历9年, 交大有二十多个教授团队与日本大金有合作科研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能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我的主张是:给学生一些机会,他们会有更好的发展。其中我自己专业的最优秀学生首先被推荐参加国际化教育项目,也许他们最后没有随交大的教授读研究生,然而他们可能有了更好的机会成长和发展。但是不管如何他们都是“交大人”!

 亦师亦友,在过程中发现人才

 作为一个老师需要与学生保持一段“距离”,保证“师道尊严”,但是又需要经常消除这个“距离”,成为学生的朋友。这里边最为重要的是师生经常性的研讨和交流。研究小组的定期Seminar是研究型大学的最基本要素,研讨中思想的火花可能随时出现,导师需要及时发现这些火花,并形成一些新的学术观点。

 学生的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实验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导师必须经常性关注,如果导师不能及时关心学生的实验,对出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不能做及时总结和分析,就可能会造成学生实验上走远路和弯路。遇到学生走了弯路或者实验中出现了问题,我们更需要的是关心和鼓励,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改进研究。

 学生写好的论文,导师需要认真的阅读和修改,学生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修改的过程是他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是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论文不闻不问的老师不应该做研究生导师。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口头表达,这对于培养领军人才的交大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不仅需要培养会干实事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会总结归纳和表达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会有号召力。同时我们更需要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合作的精神,刚进来的学生跟师兄师姐做,到后来领着师弟师妹做,另外我们也需要培养他们学习对外沟通的能力。在交大工作这么多年我的感觉是很多研究生离开交大走向社会时会不自觉的打上所在团队和研究小组的文化印记。我自己带出来了30多位博士生,其中有十多位去了高校,10位学生成了教授。其中有2人做了院长、1人做了所长,他们给我反馈的体会是,在交大团队的几年深刻受到了团队思想和做法的影响,更是受到导师为人处事、为师处学的影响。他们把我们交大团队很好的做法带到了他们自己的工作实践之中,又带起了新的团队。

人才因人而异,各有所长,关键是我们如何用人之长。对于学生的培养我们需要考虑个性化培养,充分利用个人的潜质来完成学业研究。数理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安排从事基础性研究、发挥其建模和数学分析归纳的能力;数理基础薄弱但是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多安排实验研究和测试分析;喜欢工程实践的学生则可以结合工程项目做研究工作,并引导他系统深入的研究工程问题。在科研团队中团队成员可以知识和能力互补,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去学,但是有必要知道需要什么,需要什么人才合作。互补的人才组合起来就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创新团队。我的学术团队从1993年开始建立,至今形成了4名教授、5名副教授、2名助理研究员、2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3名专职科研人员的实体教学与科研队伍,在读研究生则达到80余人。2010年我们收获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年则收获了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荣誉。团队更收获了一大批毕业的优秀学生,他们成为了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学者小传

 王如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首届教师育人楷模。主讲《可再生能源高效转换与利用》、《制冷空调学科前沿》等4门课程。

 王如竹教授建立了一支凝聚力强的科研团队,在超流氦传热、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他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其他众多的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和一系列企业开发研究项目。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著有《吸附式制冷理论与应用》、《最新制冷空调技术》、《太阳能制冷》著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20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5项。他担任了众多的国内外学术职务,是Energ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执行主编、Solar Energy 副主编、Heat Transfer Research副主编和其他4个国际期刊编委。

 他主编了《制冷原理与技术》、《制冷与低温工程》、《低温系统》等教材,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宝钢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主持的《制冷与低温原理》课程获得了2005年国家精品课程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