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上半年推出“身边的感动”系列报道受到广泛好评后,从201110月起,我们推出了新栏目“学者笔谈”。本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我校有影响的学者,重点展示他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观点和见解、思路和做法及理论和实践,旨在弘扬科学精神,激荡人文情怀,回归学术本位,浓郁学术气象,全面提升交大学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 在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中,图书馆必须谋求新的发展思路,必须重新定位,必须转型。

 ■ 在我看来,图书馆有两个最重要的关键词,第一个就是服务,离开了服务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另一个则是创新,要用一流、主动、智能的敢为人先的创新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在读者需求牵引下,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

 ■ 图书馆应当突破坐等读者的旧传统,主动“走进院系基地,融入学科团队,嵌入研究过程”,把服务送到教授的办公桌,送到实验室,送到学生宿舍,送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此,我们创立了IC2创新服务模式。

 ■ 站在读者的立场来看,大学图书馆应当成为活跃的学术交流中心、炫动的知识加工中心、蕴聚的文化传承中心。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应当是智慧型的。

 骄傲与失落:图书馆的前世今生

 在浩瀚的岁月长河中,图书馆从历史上的“藏书阁”、“读书室”演进到今天的“信息中心”和“知识工厂”,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保存、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和无以替代的作用。它曾经是信息宇宙的中心,是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最佳场所,“知识圣殿”、“人类灵魂的宝库”、“人类精神的庇护所”是它曾有的荣光;而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诗句“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道尽了人们对图书馆的无限推崇和向往。

 然而,上世纪70-90年代初,受信息技术冲击及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图书馆事业陷入衰退窘境,21世纪初形势更加严峻。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知识交流、传播、创造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全面的、泛在的数字信息环境为用户利用信息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高效,方便易用的搜索引擎及海量开放的网络资源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大学图书馆在学习和科研中所起的作用逐渐弱化,地位日益边缘化。

 是裹足不前,还是奋起应战?历史的滚滚巨轮将图书馆带到了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

 反思与突围:敢问路在何方

 在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在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中,图书馆必须谋求新的发展思路,必须重新定位,必须转型。任馆长一职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觉告诉我,不是读者不需要图书馆,而是图书馆自身做得不够好。处于当今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的信息环境在变,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变,信息利用行为也在变,图书馆何以固守安然?客观形势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出台,国家对教育事业的空前重视及投入力度的加大,为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

 要发展就必须变革,因需而变,适应环境和需求变化,全方位、颠覆式地改革和创新,提升、拓展并增强服务功能,赢得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这是个根本性的战略问题。不变革,则消亡,变革和创新成为唯一的出路,别无选择。为此,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大胆改革,开拓创新,适应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需要,成为学校的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文化传承中心,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图书馆。

 变革与开拓:再造管理机构

 既要变革,首当其冲是“改变自己”,包括:顶层设计,重塑理念文化;机构重组,优化业务流程;管理开拓,锐意改革创新。

 顶层设计,理念先行。理念决定行为并影响行为的结果。只有把办馆及服务理念深植人心,才有可能形成图书馆主动服务与人性化服务的风貌。几番头脑风暴后,我们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服务理念体系,高度概括出图书馆的定位、服务宗旨、理念与模式,“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学科;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这36字的核心服务理念,成为全体馆员的行动向导。

 如果说理念是指引方向的旗帜,那么机构就如同决定效能的引擎。传统图书馆的组织结构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相对稳定的业务环境和单一的业务流程,形成了管理上的惯性思维和惰性经验模式,逐渐不适应今天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为此,我们大胆探索机构调整和业务重组之路,推行以“学科化服务”为主线的全新机制,全方位整合业务、设施、资源以及人力,实行扁平化管理。将原有的13个部门重组为面向服务的“三部一所”组织结构,即读者服务总部、技术服务总部、行政管理总部和情报科学技术研究所,各部相互协同从而建立起能够迅速响应读者需求的服务机制。

 同时,革新用人制度,打破墨守成规、论资排辈的现状,采取全员竞聘上岗,不看资历看能力,鼓励年轻馆员勇挑重任,由此充分激发了大多数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名新人在中层干部得到启用,为新的组织机构注入了新鲜活力。充分注重团队文化建设,形成了阳光和谐、相互鼓励、携手共进的良好工作氛围,团队精神、创新精神、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深入人心。

 创新与突破:唱响服务品牌

 在我看来,图书馆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服务,离开了读者就没有了生存的价值;另一个则是创新,要用一流、主动、智能的敢为人先的创新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关键,甚至是立馆之本,大学图书馆的创新体系应体现理念创新为魂、管理创新为舵、机制优化为核、服务创新为本、文化建设为脉、内涵强化为基、品牌塑造为旗七大元素。目前我们通过“走进院系基地,融入学科团队,嵌入研究过程”实践服务,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良好的实践效果。

 2008年,我们首创了“IC2创新服务模式”,把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空间)和Innovation Community(创新社区)有机融合,形成图书馆服务效能的平方级提升,强化图书馆在支持学术创新及拓展人文素养中的作用。把服务主动推送到教授的办公桌上,送到实验室里,送到学生宿舍,送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在IC2创新服务模式总框架下,着力凝练“IC2创新支持计划”和“IC2人文拓展计划”两大子品牌,在纵深上支撑学术创新研究和学习,在广度上拓展人文素养和弘扬文化。目前,“IC2创新服务模式”已成为响彻中国高校图书馆界的“交大模式”,在海外也享有一定知名度。

 200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以人为书、分享智慧的“Living Library”活动,冠以具有“鲜活知识愉快阅读”寓意的“鲜悦”为品牌,风云人物、专家学者、普通学生,均可成为“畅销书”,迄今已开展了近30期。这种充满新鲜资讯、朝气蓬勃、灵动活跃的新型服务,深受师生的欢迎,并开始走出交大,得到同行竞相借鉴和效仿。

 为改变过去由采访专家唱主角,导致资源与需求脱节的缺陷,我们推出“三一原则”。即读者、学科馆员和采访专家三方联动,将资源建设的决定权交给读者,买什么资料“院系师生说了算”;而协调整合则由“学科馆员定基调”,确保把有限的经费用到最合适的需求上。同时,针对院系分馆建设,推出了“11配套”的专业资源构建措施,由此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积极性,成效渐显。

 文化与技术:演绎图书馆之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 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彰显我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是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的主旨。配合新落成的主馆布局和空间,相继精心设计了“生命—金木水火土”、“科学—海地空天”、“传承—礼乐射御书数”、“荷田”“孔子学堂”、“图书馆变迁之沧海一粟”等环境文化景观,营造出美轮美奂、寓意丰富的意境,给予师生文化熏陶和美的享受。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点亮阅读、启迪人文、弘扬文化的主旨,创建校园人文拓展基地,联合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广泛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先后组织了思源讲坛、叔同讲坛、英国文化周、艺术走进校等系列活动。许多师生由衷地感叹:如今的交大校园已不再是荒芜贫瘠的文化沙漠,正在演变为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文化绿洲。

 技术应用方面,我们坚持敢为人先的风格,始终瞄准国际一流大学图书馆发展,跟踪前沿技术,大胆尝试新应用和新系统,数字图书馆发展始终处于领先地位。2008年至今,在国内率先引进推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思源探索”一站式知识发现与获取系统,首家引进LibGuides系统,搭建起学科服务平台和知识共享系统;率先引入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MetaLib/SFX系统,搭建起学术资源跨库检索与个性化服务平台,实现从检索到利用的无缝连接;联合教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在全球率先推出“智慧泛在课堂”,革命性地将移动学习融入教学环境,为建设智慧校园和三位一体育人实践插上翅膀,让服务变得触手可及、如影随形。

 登高而望远:放飞梦想和希望

 担任馆长之前,我集中研究振动、冲击和噪声,属于纯自然科学领域。成为馆长之后,我试着思考管理学和图书馆学问题。近几年的实践磨练使我深切地感悟到,其实不同领域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各领域间的相互贯通与融合,不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可将我们的视野、胸襟与情怀提高到一个无比广阔的境界。这些基本思想,促使我能够较为恰当地借助已掌握的科学思维方法,来思考和处理图书馆学领域的若干问题。

 我始终坚信,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激情加梦想,实干加巧干,是图书馆实现成功转型、成就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在制定图书馆战略发展规划时,我们始终以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标杆,并立志赶超,努力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领跑者。记得初任馆长时,经常会被领导和同事们问及“图书馆能做什么?”,反过来我也询问馆员“图书馆如何在学校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在思考“我需要图书馆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却隐藏着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没有现成的答案,一切要靠我们重新定义与设计,经过几年的不懈探索与思考,我想我们已经用行动与成效回答了上述问题。

 回望过去,艰辛却坚实;还看今朝,稳固且精彩。登高望远,大学图书馆将走向何方?在我看来,创新服务将成为核心模式,泛在智能将成为主要亮点,未来的大学图书馆应当成为活跃的学术交流中心、炫动的知识加工中心、蕴聚的文化传承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智慧图书馆。在十二五规划铺开宏伟蓝图的今天,在我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将用心构建高品质的学术资源,全力打造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彰显图书馆在催生知识创新、促进学术交流、辅助文化传承中的关键作用,为我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倾注全力。任重而道远!

 学者小传

 陈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设计与理论(振动、冲击、噪声)学科博士生导师,美国Iowa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先后主持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数十个科研课题,著有《机械设备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等4本专著,合编《机械故障诊断理论及应用》研究生教材1部,发表“机械故障诊断中关于特征提取的若干研究前沿”等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55篇,他引155次,被EI收录115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3次,国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5次,研制完成机械设备网络化远程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1套。

 现任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学会常务理事,故障诊断学会秘书长,《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编委,《振动与冲击》、《振动、测试与诊断》常务编委,东京工业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会长,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服务创新工作组召集人,上海市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